聚丙烯:新增產能釋放供應端施壓明顯
2022年7月聚丙烯市場降負和檢修裝置有所增加,但新增產能穩定投產釋放,使得本月產量環比2022年6月增長4.22%,同比去年7月份增加2.89%,對市場供應壓力稍增。聚焦到細分品種上,不同品種間供應略有差異,其市場需求的改善情況及造成的價差走勢與生產企業排產比例相互作用。
據卓創資訊數據跟蹤統計,2022年7月國內PP產量在251.20萬噸,環比2022年6月增長4.22%,同比去年7月份增加2.89%,日均產量在81032噸,環比增長0.85%。伴隨著濰坊舒膚康和天津渤化投產并穩定生產,本月起這兩套裝置的產能產量開始納入卓創資訊國內聚丙烯運算體系中來。
從地區方面來看,各大區產量多有回漲,僅西北地區出現2.88%的區域產量下滑,月內西北大區中煤榆林、延長中煤榆林、青海鹽湖等裝置停車檢修,對區域產量對沖作用較為明顯。華北大區得益于舒膚康和天津渤化投產運算,以及前期停車的利和知信裝置開車復產,共同推動該區域產量環比上漲10.16%。
就原料來源方面來看,月內外購丙烯和外購甲醇(2548, 79.00, 3.20%)類聚丙烯產量較上月增長明顯,外購甲醇月內增產30.86%,在各來源制聚丙烯產量增長最為突出,一方面得益于天津渤化裝置的落地生產,另一方面聯泓一線復產加之7月自然日小幅增加也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分類產量看,7月國內均聚注塑、高熔纖維、共聚注塑、透明料、膜料產量環比6月增加,拉絲、薄壁注塑、管材等品種產量環比6月減少,大部分品種供應壓力增加。月內新增中煤榆林、巨正源、呼和浩特石化、青海鹽湖等裝置停車檢修,疊加下游塑編需求持續低迷,拉絲產量環比減少12.3%。共聚注塑企業月內受改性領域企業訂單改善的帶動,開工負荷環比上月小幅提升,由于高熔共聚下游產品附加值較高,月內排產明顯增加,環比增加34.4%。
通過主要品種間價差來看,整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均聚注塑月內產量環比增加20.3%,隨著產量的增加以及需求偏淡,本月均聚注塑-拉絲價差雖變動不大,但重心出現小幅下移,大多保持在50-70元/噸波動。受夏季高溫等因素口罩需求轉弱,加之月內高熔纖維供應壓力小增,高熔纖維價格走低,價差較上月收窄。低熔共聚本月產量環比增加15.8%,但同比去年偏低,不過考慮到目前低熔共聚下游訂單不足,價差維持正常區間震蕩。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下一頁:沒有了!